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
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7年2月21日召开会议,会议决定并公布了《关于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》。
会议指出,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是坚持思想建党、组织建党、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,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,为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累了成功经验。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对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,确保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,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、基础性工程,履行主体责任,抓常抓细抓长。要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改造自己,提高思想政治觉悟。要突出分类指导,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经常查找和解决问题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学、带头做,党委(党组)中心组学习要把“两学一做”作为主要内容,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。要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,把“两学一做”纳入“三会一课”等基本制度,融入日常,抓在经常。每年要对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情况进行评估总结,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。
方今之日,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,不仅是舆论的关注点,也是改革的重要方向。结合建筑院的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现状,锤炼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,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。
铸其魂魄,健其风骨。“魂者,器物之统摄也”。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就是要将党员的魂魄,熔铸为纯洁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品质,就是要重建党员的自我认同、拨正我们的信仰指针。1920年5月,陈独秀和毛泽东相会于上海,向他谈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。后来,先生抛弃了马克思主义,可学生却毕生信仰马克思主义,对自己的信仰和追求,从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怀疑。
隆其传统,养其初心。隆者,崇也。不忘初心,就是要崇高、发扬、铭念共产党人的爱民传统、为民宗旨和亲民情怀。据报道,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寨子村的党支部书记戴秀芳,当了43年的村干部,记下61本民情日记。“日记是我的精神世界。”在这些日记里,书写着,她的理想,她的乡情,诠释着一名农村党员干部在基层为民服务的初心和素质。#p#分页标题#e#
明其底线,严其权责。“世间事,作于细,成于严”,严和明是共产党人的一道必考题。不触动底线,让权力变现为利益,不背离责任,让担当褪色失格,当是合格党员解出该题的不二密钥。回顾党史,从井冈山斗争、三湾改编到延安整风,从西柏坡“进京赶考”再到“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进”,“明底线、严权责”这条“生命线”脉络始终清晰可辨。
精其专业,展其才干。“政善治,事善能”。考量党员合格与否,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这“两把刷子”一样都不能少。能力是干事的基础,党员要强化专业思维,锤炼专业才能,以大量的专业知识为支撑,尽最大可能地施展自身才智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课题中,如何克服“速度焦虑”、破解“结构胶着”,应对“改革漂浮”、化解“心态犹疑”等等,都考验着共产党人对形势的研判和对规律的把握。
优其品行,厚其涵养。合格党员须不随物流、不为境转、不媚浮夸,裔传君子之风;须不羡超常之禄,不追无由之位,不惑非分之想,惠承贤者之品。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,就无异于没有灵魂的乌合之众。就党的建设而言,德育必须传递给党员恒久的正热量和切身的警示感,也必须以时成人、以事砺人,少一些花哨的套路;德治必须被赋予新的内涵、释放更多的善意,也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规束之道。
成其胆略,创其功业。改革之途即是创业之路,中国的每一步前进,无不得益于迎难而上,无不功成于化危为机。建立容错机制,让矢志改革者一展身手,不仅需要培养其“敢闯”的胆识,以创新思维增活力,更需要培养其“善闯”的谋略,以辩证思维解忧难。合格党员引领潮头、投身改革,不仅需要破除私心、成全公义,更需要博采众长、凝聚共识,不仅需要辨明大势、相机而选,顺世情以致远,更需要增强定力、耕耘当下。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,合民意而出彩,谋发展而成功名。
作者:党办